
🌀 什麼是「民間跟會」?
就是多人一起組成一個「資金互助圈」,
每個月固定繳同一筆「會腳」,再依照規則輪流拿到「會款」。
簡單講:
👉 你不是在投資產品,而是在參加一個借貸輪流制度。
Z 世代的說法就是:
🧩「大家一起存錢,但有人可以提前領、有人後面領。」
💰 會的報酬率怎麼形成?
會的獲利不是靠商品升值、不是基金操作、不是利息計算。
而是靠:
🌟 會腳(你固定繳多少)
🌟 會款(你那次領到多少)
🌟 標會出現的『折扣/利差』
📌 簡單版:
如果你繳 10 期,每期 10,000(總共你出 100,000)
但你第 10 次才領到整筆 100,000
👉 報酬 = 0(等於免息存錢)
如果你繳 10 期,但第 1 次就領到 90,000
👉 你等於用「未來 10 期」換現金
👉 你是「提前借錢」的一方
👉 你的成本就是「90,000 vs 每期繳出 10,000」的利差
這些利差,就是「會率」的來源。
🔥 重點:會的收益=靠「出會的折扣」
在傳統會裡,會腳會喊價,例如:
📌 例子:
會腳 10,000,一共有 10 支會
第 1 支有人喊「扣 2,000」
就代表:
👉 他只拿到「8,000」但之後每期繳 10,000
👉 這個 2,000 就會分到其他會腳手上
👉 這 2,000 就是其他人「賺到的利息」
所以:
✨ 越後面拿到會款的人 → 報酬率越高(因為得到折扣)
✨ 越前面拿會款的人 → 成本越高(相當於借錢付利息)
📊 那「報酬率」怎麼算?(非常實用)
假設會腳 10,000,共 10 支會
第 1 支喊扣 2,000 → 會款 8,000
這 2,000 會平均分給其他 9 個人 → 每個月約 222 元利息分配
📌 粗略的年化報酬率(給後面領的人):
➡ 約落在 12%~25%
(依喊價高低不同)
📌 粗略的年化成本(給前面領的人):
➡ 可能是 15%~30% 甚至更高
📌 這也是為什麼:
「前面領=借錢者」
「後面領=放款者」
兩者的報酬率完全不同!
🌈 會的「匯率」=大家喊出的折扣率
會的「利率」不是銀行式的明文利息,而是:
🔹 租屋行情
🔹 會腳信用
🔹 市場上資金緊不緊
🔹 大家願意喊的折扣多少
如果市場資金很緊(大家缺錢),
👉 喊得會比較凶 → 折扣高 → 後面領的人報酬高
如果經濟鬆、融資容易,
👉 會折扣會比較溫和 → 6%~12% 不等
🚦 台灣民間跟會「實務的報酬率區間」
⚠️ 根據市場經驗(非官方數據,為民間實務):
以下是「後面領會的人」可能達到的報酬:
🟢 溫和行情:
年化報酬約 6%~10%
🔵 一般行情:
年化報酬約 10%~20%
🟣 資金緊縮行情(折扣高):
年化可能來到 20%~30% 或以上
🔴 超高報酬(40%+)=超高風險
通常代表:
→ 會腳很急需資金
→ 或會頭的信用不夠穩
→ 或有不正常資金流
→ 或社團內部風險非常高
💥 高報酬越高=風險越高
這是民間跟會最重要的風險邏輯。
💥 會的風險(課程必講)
這部分很適合你做成教學重點:
⚠️ 會頭跑路
⚠️ 其他會腳無力繳會
⚠️ 會腳間爭議、糾紛
⚠️ 未經法律保障
⚠️ 「不成文規則」造成糾紛難處理
⚠️ 若折扣太高=參加者可能過度負債
🧭 翼帆老師給你的前瞻建議
想把這做成課程內容或投資教育,可強調:
✨ 會是一個
「信用 × 人脈 × 借貸 × 流動性 → 形成報酬」
的資金工具,不是金融商品。
✨ 報酬率高,但伴隨:
🚨 道德風險
🚨 信用風險
🚨 法律風險
✨ 若要參與,一定要:
🔹 找可靠的會頭
🔹 了解所有會腳的信用
🔹 只用「不痛不癢」的預備金
🔹 不能把全部資產放進去





標籤: 民間跟會(標會)投資討論研究 #金融投資, 網路行銷專家, $財商金融規劃網頁設計, 高雄購物平台, 高雄地頭龍, 高雄行銷

-400x400.jpeg)
-74x74.jpeg)
-74x74.jpeg)
-74x74.jpeg)
-74x74.jpeg)
-74x74.jpeg)
-74x74.jpeg)